close

《心要法門》13

然本寂不能自見,實由般若之功。般若之與智性翻覆相成,本智之與始終兩體雙絕,證入則妙覺圓明,悟本則因果交徹。

  今天從「然本寂不能自見,實由般若之功」講起。「心要」就是用心的要領,會用心的人不是常常用心的人,常常用心的人常會用錯心,用錯心會很累,所以人要懂得會用心。有人傻呼呼的,這是不會用心的人,而聰明人也是不會用心的人。當你一直感覺有恐懼、有不安,那就是不會用心,當覺得人家對你的態度都不好,或者可能對你怎樣、怎樣……,那就是不會用心。

  會用心的人會發覺一種境界,〈淨行品〉中所講的「善用其心」就是告訴我們自己要怎麼轉,不管好或不好的境界,統統轉到最理想的地方,這就是會用心。不管人家是讚歎或是說實話,總是會轉到壞的地方想,這就是不會用心的人,不會用心的人會讓生命品質往下降,這是非常糟糕的。我們要反省自己,假如自己有這種傾向的話,應該如何改善?這種改善所獲得的利益是屬於自己的,周圍的人頂多只是分享你的喜樂而已,所以希望大家一定要會用心。

  學佛就是要學會「善用其心」,管他天塌地陷,「我」只是一個符號而已,你就會永遠活得很快樂,要懂得生活的藝術,這樣子你的生命就會多彩多姿。這段經文告訴我們要擁有這種「善用其心」的能力,就要擁有智慧,沒有智慧就展現不出來善用其心,這地方更告訴我們這種「智慧」就叫「般若」,這種「般若智慧」不是在「心」外所產生的,是我們本來就具有的,只是因為長期以來我們在生活中不會運用,把它用錯了。

  我們要瞭解的「般若智慧」是什麼?它是要做什麼用的?首先要瞭解般若智慧是一種直觀的智慧,假如要用邏輯來說明「般若無知」,「無」是絕對,「般若」是絕對的知,所以它才能「無所不知」,要記得這一點!「無」不能解釋成「沒有」。這種「知」不是要你去知道外面的事,例如現在我要你注意聽,因此你就會全神貫注的聽,這種全神貫注就成了向外追求,這就是凡夫心而不是般若智慧。你會緊張的拿起筆,急著記錄重要的字句,這表示你很用心,但並不表示你會用心。

  很用心不等於會用心,會用心的人會放開一切去感受,般若智慧就是當注意聽時,我要感受,我要放下一切!可是現在我還沒講,你就已經把心伸出來向外去捕捉了,那只是知識而不是生命,注意這一點差別。你若想要擁有知識,我們可以給你很多的知識,但是那個知識會像蝸牛的殼,把你壓得死死的,希望你不要去揹那個殼,而要能夠去感受那個生命的存在,這樣一來你就必須懂得「般若」的作用,所以說般若智慧是人人本來就有的。

  那種憨直的人,你要他注意聽,他會嘴巴張開不知所以,因為這時候他什麼也不懂,你把東西丟給他,他也會完全接受。而我們這一群聰明人一聽說要注意聽,就趕快準備錄音機、紙、筆,那未免太緊張了!「向外」來聽這是錯誤的,你必須要能夠「向內」才能夠放下身心世界去感受它,學佛過程中這是一個很重要的重點,它並不是知識,當然知識你必須要會運用它來幫助你,否則就太可惜了,這是第一個。

  第二個就是「本寂」,「本寂不能自見,實由般若之功」,本寂就是本體、就是生命的本然現象,這生命的本然現象,自己是感受不到的,它確是存在的沒有錯,但若要感受它的存在,必須透過般若智慧才有可能,所以「實由般若之功」。你要發覺生命的存在要有般若的能力、般若的智慧,所以我們把這兩句串起來講。

  所謂般若是指對生命直接觀察、體驗的能力,有好多人很喜歡、也很願意投入佛法,但卻始終沒辦法弄清楚,一直感到很茫然,佛法究竟是什麼?他感受不到,自己要如何去用功,他更感受不到。我們說佛法是覺悟的方法,但覺悟是什麼?如何覺悟?弄清楚以後,我們還要再進一步去感受覺悟,而這個感受要如何觸發?這個部分的訓練一定要有警覺性,沒有警覺性絕對感受不到。

  一般事若不能用心,則法門的運用上又如何用心呢?很具體的事都做不好,抽象的心性更是絕對做不好,因此告訴各位要培養自己的般若智慧。各位一定要經常去感受般若智慧不是推理的,那般若智慧是什麼?譬如說我們看這麥克風,看到就好了,接下來一連串的問題如它是誰買的?那裡買的?那個品牌?……這都是污染,不要想那麼多。

  佛法告訴我們若要瞭解我們的生命,只有用般若智慧,其他沒辦法,你用任何學術、思想、邏輯去推理,絕對不能達到目的,而這一個運用邏輯思考的就是我們的慣性,因為大家已經用慣了,所以一談你就馬上把他對立起來,當你把主、客兩者對立起來,你就永遠沒有辦法見到實相,一個東西你只能看到它的外在,你必須把主、客交融,也就是化對立為統一,把對立二元化的心態轉變成圓融統一的心境,才能見到東西的內在。

  曾舉很多祖師大德開悟的經驗,什麼叫開悟?他們是怎麼開悟的?絕對不是向外開悟的,都是向內的,而這向內的過程一定有一個前奏,為了破除這個前奏的執著,所以那一個境界總有來臨的時候。現在直接談這個部分,由般若來見本寂,這是到最後的階段,各位一定要從前面的部分看過來,不要黏在這個地方看。

  我們以釋迦牟尼佛修行的例子來看看,把它劃分為七個階段,第一個階段他貴為太子,但物質上的享受仍沒有辦法解決他對於生命的認知這個層面的問題。第二、他討了全世界最漂亮的老婆,以此做為情欲的代表,但情欲也不能滿足他對於生命認知的標的。第三、他接受了宮廷教育,但知識界不能滿足他的需要,因為知識界也不能解決生命存在的問題。

  第四、悉達多太子由四城門看到生、老、病、死,此時對生命的探討之心,油然而生,當他看到沙門很安詳的修行,他發覺修行可以讓他找到生命存在的本質是什麼,這時候他進入了道德和精神界之間的取捨,所以他在半夜逃家,和外道學修行,學了六年。當時他修到了非想非非想處天的最高境界,但他發覺這也不能滿足他的需要,所以他就轉回來用自己的理想去修行,這理想界是第五階段。

  第六、理想界修的是他自己的苦行,花六年的時間,每日一麻一麥,透過苦行達到了殊勝的境界,可是他還不能滿足,後來發覺這種修法不對,他發現了七菩提分、八正道的修法。七菩提分、八正道的修法是和外道完全不一樣的。我們說大乘、小乘、中乘三乘的修法,大概是他在這期間所修證的,他有某種成就但又認為這還沒達到究竟,不能滿足他追求生命巔峰的標準,於是他又轉入一佛乘的修法。第七階段一佛乘的修法,就是我們在這裡所指出的,用般若智慧來觸發他的本寂、寂滅,這也就是他放下一切身心世界的時候。

  我們現在要瞭解的就是他的那個心境,他想要答案的心境、意念一直很強烈。生命是什麼?人生這樣有意義嗎?整天忙忙碌碌對嗎?不滿意這種生活又想解決這個問題,卻又無法解決,這個時候怎樣運用全生命的力量去投入以得到答案,也就是逼到了真正的終點,到達修行的起始線,真正修行就從這裡開始。

  他對自己的修行要求是很嚴格的,所以這時候他在菩提樹下一坐,把疑情提起來:本寂是什麼?生、老、病、死怎麼解決?之前他所經過的煎熬很多,在這裡面他帶著一種很強烈的覺性,般若之功在這裡發揮作用,他在這時候用生命的警覺性去貫注在本寂是什麼這個疑情上面,這時他沒有辦法去思惟邏輯了,因為他已經都用過了,此刻只有很單純的以無所不在的覺性去觀照無所不在的疑情,就在這時候他停住了,因為他知道思惟推理無用,這是佛法一個最重要的時刻,我們修行人若不能體會這一點就不能算修行。

  真修行的功夫所要求的就是到這個時候,這時才是真正的踏入法界道次第,開始準備進入法界了。此時可以說「能」、「所」,「主」、「客」對立的情況完全讓它消失掉,他只是非常專注虔誠的追求那個疑情的答案,但是他不用思惟推理,大家要注意這一點!他只是以很高度的警覺性去觀察,就好像貓趴在洞口虎視眈眈隨時準備抓老鼠一樣。

  若告訴各位直接由這裡下手,你絕對做不到,由於沒有疑情、沒有覺性,所以完全感受不出來,因此前半段的訓練一定不能錯過,否則你常常一坐三、四十年還搞不出來,因為你這時候要受「心」的訓練,所以般若是什麼的那個覺性要先訓練好,本寂是什麼要有所認知。

  我們現在的生命叫做肉體生命,這肉體生命要怎麼樣轉化成第二生命,大家要去感受這個部分,從第二生命的領域才能體會感受生命的存在和生命的品質,那時候你才可以談到提升生命的品質,從我們現在四、五十分的生命品質提升到九十分以上,那麼就可以進行這個工作,疑情、覺性很快就可以訓練出來。

  現在我們要談的是第一個階段的訓練要怎樣訓練出來呢?我們不能像悉達多太子那樣放下一切物質欲望,因為現在的物質誘惑實在太多了。這個問題以誦經來譬喻,從第一次誦就想:「我這樣誦對不對?」一直提著這個疑情誦下去,大概到了五千遍的時候,你會覺得我不要這樣誦,我要改變一下方法,當你開始改變時,你的生命品質已經提升了。兩、三萬遍下來你的心已經和經文交融在一起了,你已經可以指導別人怎樣誦經才對。若不是這樣用心誦經,只是趕速度的話,一點利益都沒有,你的生命品質無法提升,你更無法超越,因為你一直沒有用心到行法上去。

  只要帶著:「我這個行法對嗎?」這個疑情誦經兩、三萬遍,你絕對可以改變成另外一個人,只要一看人家誦經,你就可以發現人家的問題出在那裏,因為你是過來人,你已經走過這條路了。當你到了這個程度以後,我若告訴你:「坐下來用無所不在的覺性來觀照無所不在的疑情。﹂那時候般若智慧只要受到外面塵境『ㄎㄡ』一聲,你就會像火山爆發一般的炸開了,開悟是這樣來的。

  因此你若想要問說如何開悟?如何開智慧?前面的功夫一定要先做,念佛(千萬遍)、誦經(萬遍)、拜佛(十萬遍)都好,這樣子你會發現自己在超越,到某一個程度後要開悟很快,問題是你沒有一點基礎,所以講這些都沒用。最後這個階段,用般若智慧來見本寂的本來面目,是很簡單的事,但若沒有前面的基礎,你根本感受不到,修行人若想得到這種殊勝的結果很容易,但是第一步絕不能錯過,還是一句老話「錯過第一步,你將錯過全部」。

  記得從第一次誦經(或拜佛、念佛、持咒)就要端端正正的想:「我這種方式對嗎?」疑情帶著,不得到幾滴甘露在心頭,絕對不換別的修法,每一種自己都要修過,修行永遠不嫌多,不要想說自己已修得很多了。「寶樹行列」表示每一個法門都要見性,「行列」表示修很多法,事實上我們修的法是不夠多,所以按照這種修法去做,經文裡有很多名相你都可以超越,若不懂的,只要抓住幾個重要的地方就好了。

  像這「本寂」、「般若」怎麼樣去獲得?抓住這個重點就好了,其他如本寂也可以叫佛性,如來、真如、實相、空性、般若也可以叫智慧、佛性……;我們講在修法的時候叫投入、專注、觀照都可以,也曾講過那麼多境界││第二生命、化對立為統一……這些都是寶貝,從這些寶貝中撿一個去修就能夠成就了。這個法門提供出來供各位做參考,做為實際力行的一個依據,實修的東西不是從文字上來解釋的,從文字上來解釋很簡單,但真正的實修是從行法中去體會,才會知道什麼是「甘露」。

  「般若之與智性翻覆相成,本智之與始終兩體雙絕」。般若是智慧,智性在這裡是覺性、覺悟的能力,這兩者是翻覆相成的。曾講過成道就是入涅槃,很多人非常反對,佛在菩提樹下成道,《阿含經》裡也記載佛要入涅槃不想轉法輪,因為佛內心所證得的境界眾生不能體會。從某一點來講,開悟前是完全不同的,而入涅槃和開悟都是進入不生不滅的境界,那豈不是同一個嗎?為什麼只因為名相不同,你就一定要把它弄成不同呢? 

  例如我們講的化對立為圓融,那個圓融就是轉肉體生命為第二生命,那麼第二生命就是圓融。你要是有那種智慧,般若與自性是同一個,不要硬把它看成兩個,般若是智慧,智性是覺性,覺性就是覺悟的能力,覺悟的能力就是從智慧中來,那還不是同一個嗎?因為我們是講直觀的,直觀就像看鏡子一樣,直接反射,而不是一小部分一小部分的呈現。

  華嚴境界是海印三昧,整個境界從「如是我聞……」到「信受奉行」都同時在螢幕中全部顯現,可是你看經文「爾時……」「爾時……」就會以為像看電視劇一樣,一幕一幕的呈現,那就是語言文字的陷阱,使得我們這些不會的人不知從那裡下手,因此向你解說的人只好說:「從這裡下手,這是第一會、第二會……。」其實畫面是一次全部出現,在解釋的時候它有次第,但是在境界上是一個,所以我們在講境界的時候,你不要被語言搞錯了。同樣的情況,你有沒有這種智慧?一再的舉許多例子給各位,希望各位能從這裡去感受。

  「本智之與始終兩體雙絕」。本智是根本智,始終是有前有後;本智是講「體」,始終是講「相」,相和體其實是同一個,因為相是依體而有的,體是因相而顯的,這樣解釋好像有個體看不到,有個相看得到。舉個例子:我們看的所謂相,是指你所站的這個立場、一個角度,你堅持你的立場、角度來看這個東西,所以你會有過去、未來、現在這種區別,再加上有時間的關係,於是一切都變得無常。

  若沒有時間則一切都是永恆的,但這只是表示你是從一個角度、一個立場在看,但現在我們拋開我們的角度和立場,就這個東西的本體來講、立場來看,你會產生什麼現象?你所講的過去這一點,現在這一點或未來這一點,是不是都在同一個點上面,這樣子根本就沒有過去、現在、未來,站在他的立場來看,他根本沒有過去、現在、未來,所以說站在他的立場來看是本體,站在我的立場來看是相,體、相你要把它這樣分開。

  以傳統的講法,古人一聽就開悟,現代人卻是聽錯意思了,因為你的解釋法錯誤。古人講「相」依「體」而存在沒有錯,因為我的立場是依附於整體立場的部分,是指我站在我的立場來看的。可是你不會用部分依於整體來看,而部分依於整體是指我站在我的立場來看,整體是以整個立場來看,一再跟各位講宏觀、微觀,區別就在這裡。從宏觀的立場來看的話就是本體,它是本智;從微觀的立場部分來看的話就是相,它有始終。這個基本的認知對我們每一個人來講都很重要,不管現在這樣講你聽懂不懂,我們聽經的人都要養成一個好習慣,聽不懂下一次有機會還要再來聽,一定要聽到懂,甚至要想辦法去克服它。

  同樣的理論我自己在講我很清楚,現在換個專家來講,我也不見得聽得懂,因為他那套語言模式不一樣,思惟模式也不一樣。我所講的語言模式有時候你會聽不習慣,思惟模式你更不會習慣。我們學佛時可以不管這些,但是你要堅定的是,你到底能不能掌握住這個重點是什麼?假如你能夠掌握住這個重點,不懂並不要緊,我們並不一定要懂,事實上有很多種講法並不適合我們,因為你原來的意識形態和思惟模式,和我們現在所講的思惟模式並不一樣。 

  尤其告訴你學佛就是要破我執、破意識形態,這就彷彿拿著一把燒得通紅的鉗子,要夾掉你的心臟一般,你可以想像那會是什麼樣的反應。這個工程最好自己下手,自己想辦法把它除掉,你才會心甘情願的接受。若要別人來幫我們除掉,會很痛苦。 

佛法是什麼?為什麼大家避而不談?佛法之所以不能談,乃是因為信徒都是用世間的標準來看,信徒有幾個真的想要針對佛法來論佛法呢?真正的佛法要自己去開發,直接講你不見得知道,間接暗示的你又等不及,這一會能相聚真是大家的福報,心地的部分自己要去感受,要不然這還真不好說。 

  「證入則妙覺圓明,悟本則因果交徹」。證入的話,你那個最高的覺悟清清楚楚,悟得根本,那麼因果就能同時。我們現在看的因果是前因後果,因果律你並不容易瞭解,所以不要輕易告訴人家:「你這樣要背因果。」因為因果牽涉到化報、依報、正報……,範圍很廣,你沒有很深入的去修行,你看不出因是什麼?果是什麼?所以不要輕易的論,我們知道有因必然有結果,我們要以因果來做警惕就好。 

 悟本-華嚴的根本修法就是先悟本,也就是從本起來,所以修學華嚴的人他一定要抓住根本是什麼?然後才好展開運用。其他法門的修法是從末攝本,由枝末走過來的,那種修行法也有它的方便處。華嚴的修行法是深入淺出,剛開始要深入時你會有一陣茫然期要去適應,起先會有一段聽不懂的時候,所以我勸各位要有耐心聽下去,大概三個月的時間你就可以適應了。 

  假如這個茫然期不能度過去,那麼你永遠無法抓到根本,要使這個茫然期盡快的度過去,最好趕快參加研討班,你的行程就會愈快,若不是這樣子,要想進步很難。一定要知道「深入」,假如你從淺的下手,你會無法深入,若是從深的下手你一下子就可到底了,再從那裡起來,你就掌握住最深的了,因此我們說悟本,悟本以後再來講淺的這些運用,你就能夠掌握得很好。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空靈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