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若無心忘照,則萬累都捐」。

  無心忘照並不是指沒有心可以照,而是講心不起作用。談到這部分就要從心、智、識幾個地方來向各位說明,因為這部分是心靈工程學當中一個很重要的關鍵。

  心靈方程式要怎樣建立,這是一個基本的命題,我們講轉識成智,識和智到底差別在那裡?你既然沒法分清楚,那麼你怎麼會有辦法轉識成智呢?我們說舍識用根,識是什麼你知道嗎?既不知道又如何舍識,如何用根?這些話我們都琅琅上口。又如煩惱就是見思惑、塵沙惑、無明惑……等等,對這些光知道而感受不到是沒有用的。

  「無心忘照」好像感受得到,但「無心」是什麼?佛法中叫唯心,如《華嚴經》中所說「若人欲了知,三世一切佛,應觀法界性,一切唯心造」。西洋人也講唯心論,但他們的唯心與佛法的唯心完全不一樣。西洋的唯心是産於唯物論,主要關鍵在於唯心論和唯物論所追求的最終目標到底是有形的還是無形的?假如宇宙結構體的最原始元素是有形的話,唯物論就成立了,假如是無形的話,唯心論就成立了,這是他們所爭論的東西。

  他們用科學來證明原子、電子、質子、中子、量子……等最原始元素是什麼,所以確定了最原始元素是有形的物質或是無形的,這時他們才確定是唯物或唯心;從這裡去演變、去推論,這是他們立論的根本,這也就是他們唯心論與唯物論實際的背景。

  可是佛法講的唯心,與唯物完全無關,假如從我們所講的性起法界來講叫「唯性」;若從緣起法界來講就叫「唯識」。唯識學研究的是緣起法界的部分,華嚴研究的是唯性的部分,所以叫做性起法界。為了使你達到性起法界的目標,就要破你凡夫的唯識作用。

  華嚴講的就是唯性,是性起法界。唯識學所講的是唯心當中的唯識,是緣起法界。緣起法界最典型的經典就是《地藏經》,《地藏經》當中看到的都是我們娑婆世界的痛苦狀況,它裡面有一句至理名言:「南閻浮提眾生剛強難化,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這就是緣起法界的特色。

  這也告訴我們這個世間就是這個樣子,在五濁惡世中,你只要起心動念都是錯的。這不在於你起心動念要做好事或做壞事,因為你起心動念都有染着,你用識性去判斷好或壞,只要識性一起,就已經有意識形態,做任何事情只要有意識形態存在,統統是罪,統統是業。

  救人是業也是福報,佈施、供養是業也是福報,福報也是業的一種。有些人很有錢,但是他也很痛苦,煩惱錢究竟存那裡好?買股票或公債?有錢是福報,煩惱是業力。但是清淨的福報則沒有業力,你可以享受生命的品質、生命的存在。

  我們在講性起法界時,你會發現與緣起法界是完全不同的。性起法界說:「無不是普賢境界,無不是普賢行願。」因此我們說,六根接觸六塵境界,此是普賢境,我們的起心動念、思想雲為、舉手投足無不是普賢行願,因為你沒有意識形態的污染。緣起法界是不一樣的,所以唯性、唯識是不同的,因為你有染着有意識形態,所以都在唯識當中,若能打破我執、法執的意識形態,那反過來就是唯性,就是性起法界,佛法的修行關鍵就在此。這是唯心的「心」這個部分,我們曾在《大乘起信論》談到這個問題,一心生二門,分「心真如門」和「心生滅門」。

  「心真如門」是體大,在體大當中統統是性起法界,但在「生滅門」當中分體大、相大、用大。相大、用大的時候,人類的分別就出現了,那時我執就來了,染淨都混在一起,也就是我們森羅萬象的世界。

  各位從這裡去感受心、唯心,分別唯性、唯識,主要的經論都是這種分析法,我只是運用現代的語言模式、思惟模式,跟各位重新作個定義。這個定義瞭解以後,再告訴各位,我們講的心是一種認知,這是另外一個層面。

  心能夠知、認知,認知當中又有「分別」,它有這幾個不同:所謂心、根、識、智,這四個的基本定義大家要弄清楚。什麼叫做識,識就是認、知、分別;智是認、知;根只有知,心就是呈現,把這四個分開定義,就是這個樣子。轉識成智簡單的講,就是把「分別」扣除掉,只要認知就對了。舍識用根就是叫你把認、知、分別當中的認和分別除掉,只有知就好,這就叫根。

  「心」會呈現一切境界,心的呈現本身是不起作用的,心只是呈現而已。而「根」對於這種境界當然知道,但它不去定義。「智慧」會去認知而加以定義,但又不起分別。「識性」不但呈現也知道,既知道又加以定義、加以分別,一分別以後,我們每個人的所有煩惱、迷惑顛倒就產生了。

  各位知道自己今天在世間為什麼會成為一個人,成為一個迷惑顛倒的凡夫嗎?從這一條路線走下來,你把自己的核心、根本掏出來看看。

  「無心忘照」所講的就是你的心不會去照,「照」是一種認知和分別,無心忘照就是心不去分別也不去認知,它只是知、只是呈現,頂多只是呈現知而已,連認知都不要,當然更沒有分別,這時候萬累都捐,什麼煩惱都抖掉了,各位有沒有感受到?理論很簡單,但做得到嗎?華嚴境界把它剖析得非常清楚,再來就是我們要怎麼達到這個目標了。為什麼要學佛?要修行?因為它是這麼的殊勝!這麼的不可思議啊!不是偶像崇拜,不是盲目迷信,這指導原則很清楚。

  現在我們要怎樣達到無心忘照?這也就是我們所講的華藏工程要你反覆的去做、反覆的訓練。這個有兩大特色,第一枯燥無味,第二長期訓練。之所以要如此對於枯燥無味的東西加以長期的訓練,就是要讓你對於枯燥無味的東西產生無上的法喜,這樣子你就脫胎換骨了。這個訓練當中你若是覺得很有意義、很有味道、很刺激的話,那其實就是世間的享樂。

  佛法的訓練不是這樣,它絶對是很單純的、很枯燥的反覆呈現。一般人在這個反覆的訓練當中通常有三個反應,第一是覺得好沒意思,然後丟掉不要。第二是聽說經過這樣的反覆訓練會有好大的福報與功德,非常殊勝不可思議,於是就把它慣性化、概念化。

  第一種反應退出去就是退心了,沒有功德、福報可言。第二種反應是沒退心,功德、福報是有,但卻是在不知不覺中享受,因為你根本就沒有用心,而沒有用心是一種愚痴的狀態,那福報在那裡呢?如波斯貓、貴賓狗一般,是人家的寵物,但失去自由的享受有意義嗎?我們現在在修行,絶大部分的人是落入這種狀況。

  第三種狀況是在這枯燥的反覆訓練當中,自己去突破、超越,怎麼突破?怎麼超越呢?那麼單純的佛號你有沒有用心去念?功力就在那地方。用心念,一句佛號就夠了,若不用心念,再多的佛號也沒有用,自己好好的去思考這個問題,要如何用心去對這枯燥的反覆練習產生法喜。

  所以任何一個法門都很簡單,法門的本身若是真的很複雜,那法門本身可能有問題。因此,我一再的告訴各位,一定要抓住法門訓練的要領,因為那個訓練到最後一定會讓你產生「無心妄照」,這就是入三昧門啊! 
希望對剛剛所講的好好的把它澄淨體會一番,大家提個疑情去感受一下,呈現出來而自己心知肚明,但不要使用名詞、形容詞、動詞……,因為這些都屬於認知與分別的範圍。只有好好去體會,這才是我們所講的佛法訓練的某一境界,「無心忘照」到這個時候「萬累都捐」,所有的煩惱、累贅統統可以放下了,都會自然的消失掉。修行就是這樣修,而不是到處亂鑽可得來的。

  我們常讚歎佛法是偉大的、殊勝的,很深邃捉摸不到的也就是這裡,而不是故意講一些大家聽不懂的才叫佛法很深。關鍵在於門檻,各位現在已感受到門檻的存在,那麼你應當怎麼跨過去?用功就是用在這裡,不要再在文字上轉了。只是知道並沒有用,一定要訓練自己去踏入那個境界,去感受那種狀況,那個才重要。

  古人都不知道意義,所以也就不會講,這個部分就是「無心忘照,萬累都捐」了。你若是再問怎麼無心忘照,他已經無心忘照了,你還要再問,他若是會講,也就不是無心忘照了,去感受吧!一再提醒各位,學佛就是去感受,去融入那個境界,看到一朵花就去融入、感受花的存在、花的生命,花的盛開,展現出生命力的強盛、美麗、芬芳,你就能吸收到它的喜悅、它的生命能量。

  各位常會看到無常,今天花開,明天花落,這個並不是真正的無常,而是意識形態的無常。諸位在六根接觸六塵境界的時候,並沒有真正瞭解到實相,要瞭解實相才會知道何謂真正的無常,若不瞭解實相,你的無常只是口頭上說的,好像是定義,事實上是錯誤的定義,因為起心動念無不是業,無不是罪,轉入性起法界裡怎麼講都對!因為「諸法實相」啊! 

「若任運寂知,則眾行圓起」。

方才和各位講的是心,現在講的是知。「任運」這兩字是道家非常美的辭,任其自在的運轉,宇宙現象就是這樣子,就是這樣子叫任運。任運當中不是只有靜態,它包括動態。寂知也是一樣,寂是寂靜、寂寞、寂滅、本來這樣子、本來如此,本來如此也不是只指靜態的,包括動態在裡面。

  動態者如海嘯、火山爆發、颱風、地震……那個境界本來就是這個樣子。並不是只有石頭、木頭才是本來這樣子,一切境界在變化、在轉,本來就是這樣子,不要說些什麼原理,那都沒用的,它就是會轉。風吹來會涼爽,它本來就是這樣子,不要談氣流、寒流、暖流,感受到風吹來的涼或熱,這才重要,風是怎麼來的你可以不知道。「寂知」本身告訴我們的這個知,就是知,寂是寂靜、本來的樣子,對於本來的面目它能夠清清楚楚、了了分明,這叫寂知。

  但是它並不是告訴我們分別,我們現在一講說清清楚楚、唸唸分明,也許你會聯想到花是花,葉是葉,這就不對了。因為白花、紅花、綠葉這是分別,知道、清清楚楚的寂知,是對這個境界我很清楚,就是這樣子而已,並沒有產生所謂白花、綠葉這種東西。

  這裡面的差距在於不要用意識形態去分別,有講出來和沒講出來統統叫分別,所以我們的訓練就在於不使用名詞、形容詞、動詞,而如何去描述那種境界、那種狀態,那個時候你會發現長期訓練下來,不使用名詞、形容詞、動詞時,自己馬上會感受到,看到任何境界都很清楚。

  現在我們則是一看到境界就栽進去了,這是因為你分別了。你若是不分別的話,自己的生命會和那種境界相交融成一體,而我們栽進去是對立的,這其實都是很微細的差別,這種微細差別當中要怎樣去區分呢?所以它就不是語言文字的說明問題了,這個東西唯佛與佛始能知之。

  佛在靈山會上對摩訶迦葉說:「我有正法眼藏,付囑於汝。」「正法眼藏」就是不可說的法,這叫正法。雖然我們已講得很清楚了,那關鍵點的地方各人感受不一樣,所以很容易墮入語言的陷阱,被語言文字掐住。因此我們透過語言文字來說明這種境界的時候,你對於語言文字應該點到為止就跳過去了,這樣子才能超越、才是會讀經的人。假如你不是這樣讀經的話,你就陷進去了,你會拿着文字指明它是這樣講、這樣子講……,這樣子是什麼什麼意思……,你會一直要分析它是什麼意思,到最後不是偏這邊,就是偏那邊。

  中國有一本很有名的書--《洛陽伽藍記》,描寫北魏時期首都洛陽的佛寺是怎麼蓋的,有多漂亮,它敘述得很清楚。近代有兩位中國佛教史專家對這本書的作者有不同的批判,一個說作者是佛教徒,一個說不是……。這是內心感受的問題,它也同時告訴我們,文字本身對人有很大的影響,而且會產生完全不同、甚至互相衝突、矛盾的結論。在這種文字上,尤其在這種非常活化、非常活潑的心靈狀態中,你不能一口咬定這樣或那樣才對!這是不行的。所以我們在寫經、讀書會或錄音帶討論等,在任何的華藏工程裡,我要奉勸各位不要輕易的斷言、說表決、說對或不對!不要做這種結論。因為語言文字上的結論,不足以證明一個人的真正成就,在學術立場上可以,就看寫得好不好而已,可是就佛法的標準來看,它是要你覺悟的,不管對或不對,只要你能覺悟那就對了,而這一點學者是很不能接受的。

  開悟的人所講的話是第一手資料,學者研究的是第一手資料,因為學者寫出來的是第二手資料。我可以保證寫第二手資料的人絶對不能開悟;凡是開悟的人一定寫第一手資料。仔細看看那些研究別人的書,寫很多讀書心得報告的人,保證不能開悟,但他可以得到博士學位、獎學金,但就是開悟不了,下輩子再來還是迷惑顛倒。

  因為心性的東西開悟以後從自性中流出,而不是找人家的着作來研究。因此會有人研究趙州思想、六祖思想,但六祖就不會去研究別人的思想,他只有講他證得的那部分,說出來給大眾聽,而後來的學者就一直在研究前人,各位仔細體會看看!學者可以彙集以後提供給行者作參考,假如這樣的話那功德福報無量無邊。若是他看了行者的着作,很不以為然的加以批評,那麼他與菩提道就愈離愈遠了。

  行者有很多見解是和學者完全不一樣的,因為他的目的是要覺悟,而不是要寫理論的。印順法師在所寫的着作裡都不會有註釋,或說此語出自何處,若是學者的着作則一定有語出何處的註釋,由此諸位就可以知道這是第一手資料或第二手資料了。一個成就者、一個修行者把內心的境界陳述出來,那就是第一手資料,這就叫從自性海中流出。也只有從自性海中流出來的才能叫「任運寂知」,在任運寂知的前提下,他本身是沒有障礙的,這種寂知所產生的行為,我們形容這種人叫無障礙的人。無礙是《六十華嚴》用的字眼,《八十華嚴》就叫自在的人,自在就是無礙,只是翻譯的人不同。

  我們在這裡講「眾行圓起」,並不是指他所做的一切都很圓滿,大家都很滿意。圓是指它只是隨着這種境界,譬如在海邊看海浪,海浪有時高有時低,這叫眾行圓起,高也對,低也對。通常一個海浪過後我們會猜測期待下一個海浪會更高,你的意識形態已經定在那裡了,你以前面的目標為基礎,再判斷下一個會不會比上一個更高或更低,你的意識形態在這裡,所以你要追求的圓滿始終有一個標準在,就不能叫眾行圓起。

  一個自在人、無礙人的行為是隨緣而來的,能高能低,他沒有設定標準,他看到任何境界都不會去批判,所以來到他眼前的境界沒有好壞,只有接受。而我們對於來到眼前的境界不能接受,只有好壞區別。當我們遇到一個人,首先就是判斷這人是好人或壞人,沒辦法一下子就去接受人家,我們應該對於六根接觸六塵境界先接受,這叫接納理論。

  接納理論就是告訴我們,對於任何境界「但受無悔」,只有接受不要後悔。為什麼會後悔呢?因為你有分別批判,有批判你才後悔。後悔包括兩部分,一個是我不要,但已接受了;另一個是我很喜歡,好在我接受了,兩者都叫後悔。但是我們一般人不是這樣子,前兩天才和各位講過,學佛人常常墮入錯誤的漩渦裡,而這漩渦在我們日常生活中相當多,佛法中叫做以盲引盲。由於我們對於心、識、智、根不能瞭解,對於這地方所講的「無心忘照,任運寂知」不能體會,所以才會造成以盲引盲的現象。

  今天大家進入佛門就應該要有明確的目標,要朝我們的目標前進,不要再在山下晃蕩了。若還抱著總有一天我會上山去,到了那一天已經來不及了。所以現在進了佛門一定要積極的去弄清楚這幾個字,這裡面共有四百五十七個字,不要以為這些字很簡單,整個佛法的重點都在這裡,所以才叫「心要法門」。這是清涼國師答順宗皇帝文,順宗皇帝當時還是太子,他很認真學佛,知道佛法浩瀚,所以想知道自己該如何抓住要點去修行。我們現在學佛有沒有感受到?抓住要領從這個地方來下手吧!它的根本核心、意義要瞭解一下,清涼國師反覆的向我們論理與印證應該很清楚了。 

放曠任其去住,靜監見其源流;語默不失玄微,動靜豈離法界。

  「放曠」簡單講是放空,心不要執着才能放空。各位有沒有失眠過?失眠一定是心理鎖住某一個東西,若是輾轉難眠睡不着的時候,把心放空面對天花板躺着,然後深呼吸,在深呼吸時把什麼東西都吐出去,吐光了之後再看看肚子裡還有沒有什麼東西?如此三次深呼吸你就會睡着了,那個睡眠會比平常的睡眠更深沈。我們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的情況造成失眠的現象?我們不只是在睡覺中失眠,即使現在你都仍在失眠中,因為你的心執着攀附在其他地方。可能你不以為是如此,因為你以為自己正在專心聽著我上課,那也是一種執着,只差是好或不好的執着而已。

  古人聽經時是法師?座,聽眾則是男女眾分兩旁對面坐,眼睛不是望着法師看,而是學菩薩三分眼,它是有道理的,它不要你執着,要你把心放空,任其去住。當法師的聲塵進來,你只是接受而不要加以分別,所以古代人的記憶非常好。

  「靜監見其源流」。靜不是死寂,它能產生監的作用,所以叫靜監,是「清淨」的呈現之意;「靜」是「安靜」,心無動亂,但在作用上來講它是「清淨」的「淨」,這樣才能呈現出來,「監」就是呈現之意。見其源流的見就不是呈現,而有認知的情況,認知是智慧,所以它能知道它的因果關係,能夠明了它的根源是什麼。「源流」是講因,這裡面所講的包括很廣大的神通在。放曠是一種境界,能夠任其去住,自己不執着而自在,我們在去住之間、來去之間知道它的根源、因緣。

  今天大家這一會在這裡,也許你會說:早一點聽到不知道有多好!可是你又會發現早就要你來聽了,可是你就是有種種的因緣擋住了,於是你就不知道這一會的殊勝和不可思議。在這之前你沒感覺到,真正要感受到在這一會裡,並且能夠珍惜的人要大有福報、大有善根,絶大部分的人他要在這一會結束以後才會感受到,就如昨天第七參所講善財童子之感慨:「見善知識難!聞法難!修法難!要依教奉行很難啊!」 

  學佛是人生最大的福報,當然不是指學民間拜拜的佛;能夠涉入修行瞭解如來真實義,真是百千萬劫難遭遇,各位能不能體會到?別以為每一個人都是這樣講,自己要有智慧能判斷,所以說要能掌握到善根、福德因緣。

  其實佛法講的不只是這些,我們看「中陰身救度法」也是一樣,從實相中陰到投胎中陰時,你為什麼讓它一直掉下去?有那幾個人在實相中陰就抓住超越了?沒有啊!統統掉到那個到你生命品質的那一段,你才能掌握住,為什麼?就是你的生命品質不夠高!因此再好的因緣對你也沒用。

  有的人有美好幸福的家庭,但他就是不知道珍惜,自己內心還一直想要着什麼,莫名所以的踏錯腳步,這就是缺乏警覺性。

  在我們的生命當中是不是就是這樣?我們相信每一個人都有同樣的權利,也有同樣的福報、福德、智慧與功德,那又為什麼會有參差不齊的情況呢?就是你現在的生命品質水準太低了,所以那麼好的境界你不能掌握住,甚至於有很好的福報你都把它毀掉了。學佛在這裡要培養那種警覺性,這麼好的善根、福德、因緣,這是人人平等的,只是你能不能去掌握住。為什麼人家掌握到的都是善根、福德、因緣,我掌握到的都是燙手山芋?為什麼我們有這樣的業力而沒有那樣的福報?各位要從這地方去探討。

  因為我們的心有貪、瞋、痴,若是沒有貪、瞋、痴的話,能「放曠任其去住」,則對於境界的呈現就是「靜監見其源流」。佛法是這麼實在的,它完全指導我們的人生、我們的生命、我們的生活,指導我們的生存,指導我們的生命品質,讓我們去超越、提升,若不能體會這一點,真是天大的冤枉。我們一再的向各位提醒這個部分,也無非是要各位從各方面、各角度來尋找你們的法門,建立你們健全的人生觀,過一個幸福愉快的人生,不要在愁雲慘霧中度過殘留的餘暉,那太悲慘了,學了佛以後改變我們的人生,我們可以從這些教法當中去體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空靈部落格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